之后的两天,又发现了水合物的晶体,这次有了准备,样品一经取出,就放在了液态氮瓶里。
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由龙口港集团和龙口矿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于今年3月份动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动作、市场经营、分步实施的原则,仅用300天时间,总投资5.3亿元,煤炭应急储备能力60万吨,运营能力1000万吨的一期工程就顺利建成投运据介绍,除了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外,山东省还确定在齐河、莱芜、诸城建设3个基地。
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基本保障胶东半岛50%以上的用煤量,成为构筑山东省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备受瞩目的山东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山东龙海煤炭配送有限公司)近日投入运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卜昌森如是说。如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命题。待条件成熟时,还要建日照和菏泽两个基地,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补充和能源安全保障作用。
据了解,山东省能源消费长期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鉴于此,山东自去年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发挥调节器和蓄水池作用,进一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还能像央视新闻里所说的那样,根据电价制度动态选择最实惠的用电时段。
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可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特高压电网(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将成为其核心环节。智能电网的最大特点是坚强和自愈,即实时掌控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智能电网目前还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国内外专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述。未来的智能电网可以扮演大停电事故的终结者。
那么,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带神经中枢的电网电力系统诞生100余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但传统的电力系统在安全、稳定、效能上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今年5月首次公布的智能电网发展计划,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将分3个阶段逐步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
美欧智能电网研发有差异在智能电网的研究领域,美国和欧盟开展较早,研究群体最为强大,但两者关注点有明显差异。12月18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智能电网如何改变生活的节目。那年8月14日下午出现的大停电,波及美国从中西部到东北部的8个州和加拿大的局部地区,约5000万用户受到影响,经济损失达60多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停电事故。智能电网带来的好处真不是一星半点儿。
比如,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能更迅速地对人为或自然发生的扰动做出辨识和反应,以便在自然灾害、外力破坏和计算机攻击等不同情况下保证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本月初在深圳举办的新平衡、新结构、新机遇投资策略研讨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说:我认为中国的智能电网可以超过美国。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陈树勇教授今年4月在《电网技术》杂志上撰文称,智能电网就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和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的目标,使运行和管理达到最优化。
另外,智能电网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传输容量和利用率,借助先进的传感和自控技术,在不同区域间及时进行调度,以平衡电力供应。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是满足不断增长的电能需求,因此更重视智能输电领域,提升大电网安全运行的能力,这就使我国智能电网的研究和规划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
我们认为这是两个并行不悖的市场。同时,IGCC技术、煤化工技术、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技术等未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中,煤气化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而中小型煤矿的生产工艺落后。我们认为,大型煤气化设备有技术优势,但是主要用于IGCC、大型化工等领域,投资成本高。比如,煤矸石的利用率只有44.3%,造成大量煤矸石堆放,占据土地、污染环境。发电占据煤炭消费总量的57%。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主要是壳牌的SCGP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美国Texaco公司的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目前,国内直接燃煤的锅炉的效率仅为50%多,而煤气化后的锅炉的热效率超过80%,因此煤气化在工业、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全国煤矿中非机械化采煤占比仍在60%左右。我们对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筛选,我们认为以下三个领域具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核心和先导技术。在煤电领域,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煤耗水平约为300克/度,而中国的火电机组的平均煤耗水平约为357克/度。
而在大型煤气化设备之外,还有广阔的中小煤气化设备市场,该市场的主要为工业、民用的燃料需求和中小化工厂的原料气需求,设备大小在日投煤量百吨级,并不追求技术的顶级,但对造价、技术成熟度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煤炭利用效率较低,提升空间很大。
中国的百万吨煤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50倍以上,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是必然的趋势。传统能源改造升级和清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能源战略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并且在新能源占比很小的情况下,改造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即将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中,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将被提到重要的地位。大中型国有重点煤矿的装备水平较为先进,但是设备老化程度较大。
煤气化技术——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关键先导技术。在大型煤气化技术和设备之外,还有很多中小型的煤气化设备。
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和IGCC技术都是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投资成本高仍是制约IGCC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产化率的提高,IGCC成本有望下降。高效采煤设备——机械化率提升的机会。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应用领域广阔在即将出台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中,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将被提到重要的地位。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应用领域广阔。而中小型煤矿的生产工艺落后。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核心和先导技术。我们认为,大型煤气化设备有技术优势,但是主要用于IGCC、大型化工等领域,投资成本高。
大中型国有重点煤矿的装备水平较为先进,但是设备老化程度较大。发电占据煤炭消费总量的57%。
目前,国内直接燃煤的锅炉的效率仅为50%多,而煤气化后的锅炉的热效率超过80%,因此煤气化在工业、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效采煤设备——机械化率提升的机会。
目前中国的煤炭利用效率较低,提升空间很大。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和IGCC技术都是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投资成本高仍是制约IGCC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产化率的提高,IGCC成本有望下降。